
如今,不同类型的房产越来越多,购房者在买房时可能会遇到一种叫做安置房的类型。然而,绝大多数购房者对安置房的了解甚少。为了提醒购房者购买安置房存在很大风险,小编希望通过本篇文章让大家对安置房有一定的了解。接下来,小编将介绍有关安置房的注意事项。
一、购买安置房时需要注意什么?
1. 价格
通常情况下,拆迁安置房转让买卖是在拆迁安置协议签订后但房屋尚未交付的情况下进行的。由于从签订协议到房屋交付的时间间隔长、变化大,特别是如果价格不断上涨,到交房时的价格可能有所差异。拆迁户认为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损失,因此可能拒绝交房,要求涨价,最终导致双方的矛盾加剧,引起诉讼。
2. 政策规定
拆迁安置房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因重大市政工程动迁而建造的配套商品房或配购的中低价商品房。此类房屋虽属于个人所有,但在取得所有权的一定期限内不能上市交易。
3. 产权共有人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拆迁安置房存在房屋共有人。共有人可能设法逃避法律责任,追求自己的利益,或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设置障碍。拆迁房买卖合同是在订立时就确定权属及来源的,如果拆迁户主张合同无效,这种行为是不诚实守信的,将对安置房买卖带来风险。
二、安置房有房产证吗?
大多数安置房没有房产证,但部分安置房也有。安置房是因城市规划、土地开发等原因进行拆迁,则再安置给被拆迁人或承租人居住使用的房屋。因为其安置对象是特定的动迁安置户,该类房屋的买卖除受法律、法规的规范之外,还受地方政府政策的约束,所以和一般的商品房交易有很大的不同。
但是,按照《物权法》规定,没有获得房产证的拆迁安置房不具有物权法上的产权效力。这种安置房还没有取得安全产权,对外出售是不合法的。即使签订附生效的买卖合同,期间风险也甚大。
如果安置房获得了房产证,并且没有规定限制对外出售,或者限制转让的期限已满,这样的拆迁安置房和一般的商品住宅没什么区别,这样的安置房可以买卖。现今市面上挂牌的拆迁安置房,往往是没有取得产证,或者是刚刚取得产证,按规定5年内限制转让的房子。安置房买卖的风险很大,甚至没有保障的。
三、安置房可以买卖吗?
安置房是可以进行买卖的,但也存在很大风险。如果在取得房产证之前交易,容易出现一房二卖、一房多卖的情况,购房者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同时,如果房屋在取得产权证的过程中房价上涨,卖房可能会毁约,给购房者带来损失。
综上所述,安置房交易风险大,在取得房产证前存在许多变数。因此,购买时需要权衡利弊。如果购买商品房是可行的,仍需优先考虑购买商品房。商品房虽然价格高,但在房屋质量、小区内部配套、物业服务等方面,都更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