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很多人的想法中,结婚后买房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房子不仅是情感的寄托,也是家的象征,被大多数人视为温馨的代名词。然而,人们往往忽略了买房背后隐藏的危机。一旦夫妻感情破裂,房产的分割就会成为争端。此时,结婚后买的房子到底该归谁的问题就会浮现。现在,小编就为大家分析一下。
实际上,婚后购买的房子不能单纯归于一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看待。如果情况不同,房产分割的方式也是不同的。结婚后买房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夫妻共同出资购买房子
有些夫妻结婚时没有买房,而是在婚后共同出资购买的房子。但有时,出于某些原因,房屋证书只写了一方的名字。这时,在分割财产时就会有矛盾。但事实上,无论房屋证书上是否有双方名字,房产都属于共同财产。拥有该房产的人需要向另一方支付一半的房款。
2. 一方在婚前付了全部房款并拥有房屋证书
如果夫妻中的一方在婚前就购买了房产,并拥有房屋证书,那么该房产就属于购买方的婚前财产,归该个人所有。即使婚后感情破裂,另一方也无权分割该房产。
3. 婚前一方支付了部分房款,婚后共同还贷
有一种情况是,一方在婚前支付了部分房款,如首付款,甚至还还了几个月的贷款。婚后,双方共同偿还贷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男女双方离婚,房产增值的部分和共同还贷的部分都属于双方共同财产。
4. 父母出资购买房产
有些年轻夫妻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购买房产,这时父母就会为他们购买。但如果父母没有签订合同或明确表示,该房产是无偿赠与给夫妻二人的还是只交给其中一方,那么法律上就认定该房产是夫妻双方共同拥有的。
5. 夫妻共同出资购买房屋,但房屋登记在子女名下
很多夫妻为了保证孩子的未来,经常会购买房产登记在孩子的名下。这种情况下,该房产归孩子所有。如果男女双方感情破裂要离婚,他们都无权分割该房产。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婚后买房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