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购买合适的二手房,一些买房人往往急于交付定金。但是,如果在匆忙地支付定金之后后悔,要想退款就不那么容易了。专业人士提醒消费者,只是关于定金就已经发生了许多纠纷案例,因此建议买房人细心以防踩入雷区。
在交付定金之前明确产权
小王是80后租房族,他打算购买北京的一套二手房。他曾看上北京市海淀区的一套房屋,但业主在他看房后提高了房价。后来,小王看上了丰台区的一套房屋,但由于担心业主提价,他急忙支付了定金。然而,后来他得知该房屋有银行抵押,因此非常后悔。
购买二手房的买方不能盲目支付定金,必须首先明确房屋产权。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郑磊律师说道,买房人可以要求中介经纪人对房屋产权进行核查。如果发现房屋存在债务纠纷、抵押贷款等产权不明确的情况,就不要向卖房人支付定金,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损失。
签订定金协议时要写清细节
老李为了孩子的教育,卖掉了小房子,打算购买一套学区房。他看中了北京市西城区的一套学区房,并与业主通过中介门店签订了定金协议。但他不确定学区房是否已经在定金协议中写明。
郑磊律师表示,在支付定金之前,买房人必须与卖房人签订定金协议,明确交易的细节。比如在定金协议中写明房屋地理位置、房屋交易价格、车位号、车位价格等具体内容。
对于购买学区房的买房人,郑磊律师建议在定金协议中写明房屋是否属于学区、学区名额是否已经使用等情况,以避免购房后无法入学。
20%是定金上限
小孙选定了北京市石景山区的一套二手房,总价300万元。小孙与卖房人商量支付定金的数额时遇到困难,因为卖方要求支付70万元,而她没有那么多现金。
定金的数额由双方当事人约定,但不能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如果买房人交付大额定金,可以选择资金监管。在此交易中,小孙只需要向卖房人支付定金60万元。郑磊律师解释道。
对于定金的法律效力,郑磊律师解释说,定金协议对买卖双方产生约束力,双方必须按照约定履行义务,否则将承担一定的法律后果。如果买房人不按约定完成二手房交易,卖房人可以不退还定金;如果卖房人不按约定完成二手房交易,买房人可以要求卖房人双倍返还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