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房者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明明是一百平米的房子,但实际居住进去时面积变小了,房子怎么会缩水了呢?原来是因为公摊面积太大了。因此,购房前要了解公摊面积的相关信息。那么,什么是公摊面积?公摊面积国家标准又是多少呢?下面详细介绍。
一、公摊面积是指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它与套内建筑面积之和构成了一套商品房的建筑面积。公摊面积一般包括以下九个部分: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值班警卫室和共用墙体等。
二、公摊面积的计算公式如下: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公摊面积;公摊面积=公摊系数×套内建筑面积;公摊系数=建筑总公摊面积÷总套内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墙体面积+阳台面积。
三、目前国家没有明确规定公摊面积必须控制在哪个区间范围内。但不同楼盘的公摊比例存在以下合理范围:住宅七层以下公摊率为7-12%;住宅7-11层公摊率为10-20%;住宅12-33层公摊率为14-24%;别墅类的公摊率为1-8%。对于公摊面积过大的房子,购房者应提前了解相关信息,以免买到缩水的房子。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