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房屋买卖交易中,购房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出现纠纷,购房合同是维权的法律依据。虽然签订了合同,但在某些情况下,购房者仍然可以退房。
第一种:擅自变更设计
如果开发商未经购房者同意擅自变更规划设计影响房屋结构、户型、朝向、面积等,购房者有权退房。开发商应承担违约责任。
第二种:开发商证件不全
开发商要合法出售商品房,必须取得五项证书:《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和《商品房销售(预售)许可证》。如果开发商证件不全,购房者有权退房。开发商应返还购房者的房款及利息。
第三种:产权证延误或无法办理
如果因为开发商原因,购房者无法在合同约定期限内获得房屋产权证,购房者可以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或者如果在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的期限届满一年后,仍然无法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购房者可以请求解除合同。
第四种:延期交房且催告无效
如果开发商无法按时交房或超过延期交房期限后仍未交房,购房者可以请求解除合同。
第五种:房屋面积误差超过3%
在正式交房或办理产权证明时,可以通过测绘部门对房屋面积进行实际测量。如果误差超过3%,购房者有权选择退房,并要求开发商退还已付房款及利息。
第六种:质量问题影响使用
在交付房屋时,可以请专业的工程质量监督单位对房屋质量进行核验。如果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不能交付使用,购房者可以提出退房并要求开发商赔偿损失。
第七种:房屋存在抵押情况或一房二卖
如果开发商已将在售房屋进行抵押,或在售房屋卖给购房者后,把房屋抵押给他人,购房者可以要求退房,并有权要求开发商支付双倍赔偿。
尽管上述七种情况下可以退房,但许多购房者仍遭开发商抵赖不退款。因此,在购房前,最好了解所购房屋的抵押登记情况,以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