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屋抵押贷款,也称为按揭贷款,是大多数购房者在购房时的选择。要办理抵押贷款,就需要进行抵押登记。那么,抵押登记需要准备哪些资料?如何办理呢?下面将一一为大家解答。
一、房屋抵押登记需要准备哪些资料?
1、登记申请书原件;
2、申请人身份证明;
3、房屋所有权证的原件和复印件。对于共有房屋,还需要提交共有权证和共有人同意抵押的书面意见原件。按份共有的房屋,可以只提供该份额所有者的共有权证和同意抵押的书面证明;
4、国有土地使用证;
5、主债权合同原件和抵押合同原件;
6、抵押的是已购公有住房的,需提交原购房合同。如果是央产已购公有住房抵押的,需提交央产房上市出售确认表原件;
7、抵押当事人认定的已销售和办理转移登记房屋的清单原件。
二、如何办理房屋抵押登记?
1、申请抵押登记
办理房地产抵押登记的第一步,是向登记机关进行申请。申请人需要填写抵押登记申请书。
2、受理申请
登记机关会审查申请人提交的文件是否真实、齐备。如果申请文件不符合规定,则不予受理;符合规定的,则予以受理,并给予回执。回执注明所收取的文件、受理日期和编号。
3、进行审核
登记机关通过房地产登记册查明申请转移登记的房地产权利状况。审查相关文件是否真实、齐全和有效。如果经审核符合规定,则予以核准登记,并通知抵押当事人。
4、进行登记
申请人的抵押登记被核准后,登记机关会在其房地产权利证书上加盖抵押专用章,并在房地产登记册上作抵押记录。抵押记录包括抵押人,抵押权人,抵押物名称、面积、价值、抵押金额和抵押期限等内容。
5、收费发证
登记机关会将已加盖房地产抵押专用章的房地产权利证书在规定时间内退回给抵押当事人,由抵押当事人凭回执、身份证明及交费凭证领取。抵押登记需要收取一定的费用,收费标准按国家或地方的有关规定执行。
6、立卷归档
登记机关会按规定建立土地和房屋登记的档案。
以上就是关于房屋抵押登记的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