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要在排名前列买房,就要记住交通和配套是关键。哪怕楼盘品质不太好,实用主义也是排名前列的要素。其次,价格不要太高,不要让房子成为事业起步期的负担。第三,选择适合自己的房子,不要被别人左右。最后,交通、交通还是交通,交通好,你换工作也不怕、交通好,升值潜力就会有,交通好,配套也不是问题。
购房前要问自己几个问题。这样才能时刻警醒,不容易被忽悠。
买房的目的是为了生活和工作。因此,房子是否满足你的需求的核心是配套和交通。
如果没有配套,你会长期忍受生活不方便之痛,想买东西买不了,想去玩没地方、每天只守着孤零零的一栋楼,谈何生活?
如果交通不好,一是上下班的时间成本、金钱成本和痛苦程度大大增加、每天睡得少,浪费时间多、出门做任何事都不方便,缺乏社交、容易让人宅在家里,引起长期自我封闭,对于年轻人尤其不利。交通和配套差的地方,往往在远离城区的郊区,所以出于实用主义需要,买在主城区,是特别正确的。
住在什么板块也很重要,但并不完全出于面子的因素。要看这里环境如何、生活是否方便,配套是否符合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能力,自己的亲戚朋友是否在这里,这离上班地方近不近?
买房只要交通方便,大致知道自己愿意在一座城市的哪个区域就业就行了。这一点,如果买一个地铁房(不是假的那种,要楼下就是地铁),是比较妥当的选择。
买房时,价格不要太高,可以买个便宜的(但配套和交通不能差)。
有些人会选择在配套和交通差的地方买房,然后买车来解决生活和工作问题。但从长远来说,这是一个不划算、不科学的打算。一直用车出行,成本是很高的,油价在上涨,养车的人,往钱五花八门。城市车辆数量在增多、交通愈加拥挤,加上交通限行政策,有些时候,私家车的通达度和方便程度还不如公交和地铁。
买在主城区或者比较成熟的区域,虽然房价稍微高一点,但长期以来的交通便利,你会觉得多花点钱是值得的。
一个人买房,随着自身家庭结构、经济条件、各方面需求的变化,一般到十年八年的就有换房打算,而一般情况下换房都是卖旧房换新房。如果你之前买的房子升了值,不但可以换房,还能赚一笔,如果没怎么涨,你还必须自己添钱或贷款,房价的短时间升值的收获,比你工作十多年来赚得多,减少自身贷款和买房痛苦,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