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报告显示,部分省份存在大量保障房闲置问题,其中贵阳市已建成的30855套保障房处于闲置状态。媒体调查发现,贵阳市闲置保障房投资达85亿元,但由于配套设施不足,老百姓不能及时入住。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民生和发展问题,对低收入家庭实现安居梦起重要作用。但现实中,低收入家庭在苦等多年无果的同时,大量保障房资源却处于闲置状态。这种极端反差不仅未能及时改善群众的住房状况,也对参与保障房建设的开发企业造成巨大的资金压力,长远来看也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结构调整。
保障房大量闲置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需求不对称。一些城市为了节约成本,在偏远市郊而不是市区建造保障房,给群众的生活带来了不便,遏制了保障需求的释放。另外,由于保障房建设可以带动地方经济增长,一些地方政府过于追求开工率,在项目收尾时却忽视保障房能否如期竣工交付使用,特别是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抑制了低收入群众的选择意愿。此外,对困难群众的收入水平缺乏科学的评估和保障线的划定,不少困难家庭最终放弃了申请住房。
保障房建设是一项德政工程,必须避免保障房成为伤心房。因此,地方政府应该转变观念,以住房困难家庭的实际居住需求为出发点,在规划设计、建筑质量和配套服务方面注重人性化,减少供需不相匹配的情况。在制度方面,应该坚持民生导向,建立更为科学的保障房建设考核体系,注重群众的满意度而非项目开工率,使保障房建设成为一项民心工程。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