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季开学,许多家长开始为孩子的教育问题烦恼。在最近几年,教育地产已成为许多有孩子的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而选择的一种方式。然而,付出高于市场价的费用购买房产是否能为孩子顺利进入心仪的学校提供保障呢?
例如,菏泽市的周女士为了孩子上学,花高价购买了一套新房,但是开发商宣传的实验小学却变成了普通小学。开发商因为欺骗宣传被罚款10万余元。为了避免类似的纠纷,购房者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涉及到教育资源的问题应该到主管部门查询真实性。
其次,购房者在买房时应该仔细阅读开发商提供的宣传资料,并妥善保存,以便日后有利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最后,在购房时应该针对教育资源问题在合同中与开发商进行书面的约定,这样能够保证在日后出现纠纷时得到最为有效的法律保护。
资深业内专家表示,确定招生范围的主体是教育部门,而不是开发商。因此,家长考虑购房供孩子入学时,应该确认该房源连续两年以上都被该学校划入该校的招生范围内才能购买,最好提前1到3年考虑。
每年5月或6月,学校都会在校门口或网站公布该校当年的招生简章,明确该校的招生范围。如果某个区域的生源过多,教育部门就会考虑调整施教区。因此,校区安排要以当年官方发布为准,不要盲目听信楼盘销售人员的承诺。
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房地产广告发布规定》指出,房地产广告不得含有广告商能为入住者办理户口、就业、升学等事项的承诺。如果购房者看到类似校区、户口等承诺性、暗示性广告,可以向工商部门投诉。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