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行的货币政策之一是降准。央行通过降低商业银行必须保留的存款比例来影响银行可贷出的资金数量,从而扩大信贷规模,提高货币供应量,释放流动性,促进经济增长。
降息是银行利用利率调整来改变资金流动方式的行为。银行降息后,存入银行的收益会减少,导致资金从银行流出,开始进行消费或投资,从而增加资金流动性。
降准和降息的区别在于,降准只是释放商业银行在央行的保证金,增加市场资金供给,有利于刺激生产环节;而降息虽不增加市场资金量,但可以改变资金的投向,其主要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降低央行存款回报,倒逼资金进入银行之外的市场,提高交易活跃度;二是降低贷款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央行的降准降息对生活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存款利息降低。由于央行降息,银行的基准利率也会相应下调,这意味着去银行存款时,我们将获得更少的利息。
2. 房贷利率下降。公积金贷款和商业贷款的利率是跟央行的基准利率挂钩的。因此,此番降息对于想要买房的人来说,房贷利率的下降将减轻他们的财务压力。
3. 生活消费更加活跃。降息意味着存款利息可能会减少,使得银行的存款流向消费和投资领域。这对促进消费有利,也有助于经济的总体发展。
4. 理财投资选择更广泛。央行的降息直接影响投资产品,对房地产、水泥建材钢铁等资产负债率较高或资金流动性压力较大的行业最为有利。在家庭资产配置方面,也应选择稳健的理财投资方案,如优选定存、国债或固定收益类产品,降低风险,提高投资收益。
5. 贷款环境宽松,创业投资更容易。降息后,银行放宽了贷款要求,成本也降低了,这使得创业更容易,有助于更多有能力的人去创业和投资,获得更多经济收益。
6. 降息降准的主要目的是促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巩固前期宏观调控的政策效果,促进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和各类市场利率继续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