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论进行什么交易,双方都需要签署相应的合同。购买房屋也不例外,不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都需要签订购房合同。由于房屋是一件大件商品,与普通小商品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别。购房合同是约定双方权益和义务的关键,因此人们非常关心购房合同的内容。那么,如果购房合同丢失了怎么办?购房合同中都有哪些内容呢?
如果购房者在缴纳款项之后签署购房合同,那么就需要看这份合同是否进行了预售登记。如果在预售登记之前合同丢失,只需要废除余下的合同,并与开发商重新签署一份合同即可,处理较为简单,相关部门参与较少。但是,如果合同已经进行了预售登记,情况就会比较麻烦。如果购房者丢失了购房合同并且已经进行了预售登记,那么购房者需要在报纸上刊登声明合同作废。三个月过后,购房者可以前往预售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签署的合同,然后与开发商重新签署一份合同,并再次进行预售登记。
购房合同中包含哪些内容?首先,对购房者要购买的房屋进行详细说明,如位置、户型、楼层、面积等。也出现过这种情况,即开发商在开发多个楼盘时故意更换购房者所选择的房屋,导致购房者在接房时和选房时相差甚远。购房者可以要求在合同中附上小区平面图,标明楼号,并盖章。
其次,购房合同中应包括付款时间和方式。房屋买卖过程中会有几个付款环节,该合同应包括房屋单价、总价、税费、面积差异的处理、价格与费用调整的特殊约定等。如果购房者享受到购房优惠,则购房合同还需要注明优惠条件、付款时间和付款额。
第三,合同应包含贷款不成的约定。申请银行贷款可能会出现贷款被拒的情况。如果由于购房者不能贷款导致房屋买卖交易无法进行,那么责任应该由谁承担?这就需要看购房合同中的约定了。因此,购房者应该和开发商在购房合同中清楚地约定,如果因贷款被拒而导致无法购房,开发商应如数退还购房者缴纳的定金和其他款项。
最后,违约责任是购房合同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如果房屋买卖交易出现纠纷,就需要根据购房合同中的违约责任规定予以处理。首先,违约责任的内容必须对双方公平;其次,对于购房者在房屋买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违约情况,也可以在购房合同中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