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城池建筑是由围墙进行包围,城墙是城市的主要防御线,也界定出城市的范围。材料大多就地取材,初期以竹、木栅为主;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改为土石或砖等材料为墙。建立于城门之上,有单重和多重檐,以便守城将领登城瞭望敌情和指挥作战。
除了城池建筑,古代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建筑。其中,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宫殿式结构建筑,位于北京市中心,由980座保存完好的古代木石建筑组成的建筑群。沈阳故宫共有300个房间,20个院落,最初建于1625年,现在是沈阳故宫博物馆的所在地。
长城是世界上最长的古建筑结构,最初基本为夯实的土木结构,后来经过2000多年各朝代修筑,才成为现在看到的样子,因长城总长度达2万多千米,又被称为万里长城。西安的大雁塔是中国最著名的佛教建筑之一,建于唐代,高度为64米,从顶部可以看到西安市的美景。
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是孝文帝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而建,由于其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的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里面建有各式的宫殿,陈列着许多奇珍异宝,在陵墓四周分布着大量形制不同的陪葬坑和墓葬。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