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宅基地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一种,可以用来建房,但不能改变其用途。建房过程中有多重要求,如建房的面积和高度不能超标,需要在宅基地的村级审查与乡镇审批两个阶段进行两次公示,并严格用地建房全过程管理,全面落实“三到场”要求。
农村村民建住宅需要进行一系列手续。首先,需要向集体经济组织提出申请,然后村集体经济组织对申请建房户在醒目的地方进行张榜公示,国土资源管理所及镇社会事务办公室到实地对申请人是否符合条件,拟用地是否符合规划等进行初审。公布期满无异议后,将符合“一户一基”条件的用地户按规定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县人民政府审批。宅基地批准后,国土资源所及镇社会事务办公室到实地批放宅基地,并发放选址意见书,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村民住宅建成后,国土资源所到实地检查是否按批准面积和要求使用土地,对符合要求的建房户核发集体土地使用证书。村民凭土地使用证及规划许可证申请办理房屋所有权证。
宅基证和房产证的区别在于使用权的权限。宅基证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使用权证,房产证是国有建设用地的使用权证。集体土地未经批准是不得转让、出售的,且使用权人只能是本集体组织内部的成员。而在国有建设用地中就没有类似的规定。房产证是通过国家出让土地,缴纳土地出让金等费用后,开发建楼依法所取得的相关权证,才能正常上市交易。宅基证是土地是集体所有,不能上市交易,只能在同一集体组织内的成员相互转让。根据国家的法律,宅基地是不能上市交易,所以宅基地证不能过户。而房产是可以进行市场交易的,即房产证可以过户。如果要上市交易需要补交土地出让金、营业税、土地增值税、个税等变更土地使用性质才能交易。从法律层面来讲,宅基地就是国家通常所说的小产权,没有实际的使用权,如国家有政策不受保护。房产证是在房产机关登记过的房屋产权证明,受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