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居民在建房时需要符合一些条件。首先,必须年满18周岁且符合分家条件。其次,建房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及村镇建设规划。此外,建房限额标准也需要遵守。使用原有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的限额面积为180平方米,使用农用地的限额面积为140平方米。而且,农村居民建房必须“一户一基”,不能出租或出卖原有的宅基地再申请宅基地。同时,非农户和其他人员在本村购买宅基地是被严禁的。
如果农村村民想要为自己宅基地上的房子办理房产证,需要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首先,需要到户口所在地的国土资源局提交申请和相关材料。然后,进行实地勘查和测量。最后,通过了公示无异议后,就会按照相关的规定对房子发放房产证。如果未经审批在农用地上建住宅,将面临两个后果。一是住宅本身属于违建,遇征收时原则上不予补偿。二是建设行为本身涉嫌非法占地,当地国土部门有权依据《土地管理法》第77条、第83条之规定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限期拆除新建的房屋。逾期不起诉又不自行拆除的,国土部门有权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即房屋最终可能面临被司法强拆的厄运。因此,农村居民在建房时必须遵守相关规定,以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