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绿色建筑的普及,民用建筑也开始采用绿色设计标准。这些标准包括综合考虑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经济与技术特性,使用有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设备、材料和合理的建筑形式。同时,民用绿色建筑应体现平衡、共享、集成的理念,各个领域应紧密衔接配合,互相连接、互为促进。此外,民用绿色建筑设计还必须遵守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的经济、人文、资源、气候等特点来进行,同时在设计理念、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创新。
民用绿色建筑设计规划应明确建筑项目的定位、建设目标以及对应的技术策略与效益分析。具体的设计规划应包括前期调研、项目定位与目标分析、绿色技术措施的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绿色设计技术方案与实施策略分析。其中前期调研包括场地调研、社会调研以及市场调研。项目定位与目标分析要明确项目自身的特点和要求,确定达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相应等级或要求,还要确定适当的实施目标,包括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节约用水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绿色设计技术方案需要符合选用适宜、集成的技术、优先采取被动措施、采用高性能的材料、产品及设备等要求。如果实际条件不符合设计目标,可采取调整或补充措施。
民用绿色建筑规划设计需要符合当地城乡规划的总体要求,对于场地资源的利用不应超过环境的承载能力。可以通过控制场地开发强度,采用适宜的土地资源利用技术,来实现土地和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同时要注意提高场地的空间利用率,对于居住用地的人均控制指标需要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在场所内规划配置公共设施时,还要与周边区域实现共享和互补。
除此之外,还要协调建筑规划与室内外环境的关系,通过优化规划方案或进行场所环境生态补偿的方法,来实现民用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