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住宅用地的定义及意义

了解住宅用地的定义及意义

住宅用地的意义有两层,一是指住宅建筑的基底占地以及其周围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包括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二是指供人们日常生活居住的房基地,包括有独立院落的住宅用地。

住宅用地的用途有以下三点:

首先,住宅用地具有社会保障功能。住宅用地改善了公民的居住环境,提高了公民的生活质量。然而,商品房作为一种产权清晰的私人物品,高收入的群体可以很容易地进入房地产市场,但是对于低收入人群来说,现如今的房价他们实在是承担不起,房产交易市场也将那些低收入群体排除在外。因此,政府需要出台相应的住房保障政策,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居住权。

其次,城市住宅用地市场化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不同的土地类型在拿地的时候价格也是存在很大差异的,住宅用地土地收益在城市财政收入中占有很大比例,成为推动城市化和城市经济增长、进行城市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土地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土地的资本化,其特征主要表现在土地有偿出让获得的土地出让金。

最后,住宅用地供给促进房地产业发展。住宅用地的供给促进了城市房地产业的发展,优化了城市布局,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房地产业是一个关联性很强的产业,它有很多的前向、侧向、后向关联产业,如建筑、建材、水泥、能源业,房地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国民经济的大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0)
上一篇 2023年6月12日
下一篇 2023年6月12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