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城市中,很多外来人员为了节约租金成本,选择居住环境相对较差的群租房。为了有效管理这些外来人口,上海市制定了相关的法规。自2014年起,上海市已开始执行相关规定,针对群租制定了严格的认定标准以及相关的管理办法。
根据规定,上海市出租的居住房屋及其附属设施应当符合消防、治安、防灾、卫生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并具备供水、供电等必要的生活条件。不得出租被鉴定为危险房屋、属于违法建筑、违反规定改变房屋使用性质的,以及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不得出租的其他情形的居住房屋。
对于群租,也明确了界定标准:出租居住房屋,每个房间的居住人数不得超过2人(有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关系的除外),且居住使用人的人均居住面积不得低于5平米。
在上海市集中出租房屋供多人居住的,出租房间超过10间以上或是居住人数超过15人以上的,出租人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并明确管理人员落实安全责任,完善信息登记系统并报送当地公安机关备案。
对于出租房屋不符合治安、消防等相关条件的,公安部门将责令其整改,并视情节严重程度对其处以1000至30000元不等的罚款。对于出租人未落实安全管理责任的,公安部门将责令整改,视其严重程度处以1万至10万元不等的现金处罚。不符合最小出租单位、居住人数限制和较低人均承租面积规定的,由区、县房屋行政管理部门责令责任人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近些年来,群租房一直是国家严厉打击的对象。它不仅对周围的环境以及正常居民的生活产生严重影响,而且很多群租房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对于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群租房是随着城市化进程而出现的。由于外来人口的不断增加,租赁市场需求日益增大。因此,想要从根本上消除群租房,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加快发展我国的住房租赁市场,并使其逐步规范化,可以有效改善群租房屡禁不止的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