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房预售制度是当前房地产市场的一种常见销售方式。虽然有其利好,但也存在一些弊端。
首先,预售制度能够增加开发商的融资途径,用这个巧妙的杠杆撬动城市化发展。由于预售制,开发商能够用业主首付完成高周转,同时开发多个项目,满足城市住房的发展需求。此外,目前商品房预售价格较现售价格约低10%-15%,而一些购房者在接受调查时候也表示,预售商品房相对于现售商品房有价格优势,这也是预售制度为消费者所接受的重要原因。
然而,商品房预售制度也存在一些弊端。首先,如预售商品房的销售行为与房屋实际交付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给部分开发商虚假宣传、改变规划、延期交房等不规范行为留下了空子,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其次,商品房预售了,产品还没生产出来就已经有了买家,而且已经付钱了。开发商对工程质量的把控肯定也就不那么严,承建商更加是得过且过,至于所谓的竣工验收环节……都是公关来的。等到业主收房的时候发现房子一堆问题,然后剩下的烂摊子就交给物管公司了。
此外,商品房预售制度也给非法融资提供机会。相当长一段时期,一个城市的开发商,不管通过什么手段,谁拿到地就都能做开发商。而如何拿到地?要靠招拍挂,还有你懂的。这些投机的商人,抱着干一票就撤的心态,到处融资,抗风险能力极差,一旦某个大股东撤资或者楼市出现波动,百分百要烂尾。商品房预售制度对政府和银行的监管能力要求较高,预售制度中隐含的风险因素,客观上要求政府对开发行为、银行对资金和预售款使用行为具有较强的监管能力,管理成本也相对较高。最后,商品房预售制度也会引发炒楼花现象,是楼市泡沫的主要制造手段。
综上所述,取消商品房预售制需要长远考虑,长期的规划和试点都是必要的。同时,政府和监管部门也需要加强对商品房预售制度的监管,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防止房地产市场出现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