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自建房无法取得房产证的原因

农村自建房无法取得房产证的原因

农村自建房产权证的问题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其中,历史遗留问题是导致房屋没有产权证的主要原因。例如,两千年前的农村自建房,基本上都没有领取产权证。但是,这些自建房也需要到乡镇政府建设办和土管所进行审批,获得审批的房屋会颁发建设许可证。持有建设许可证的房子就是合法建筑。

然而,有些村民法治意识淡薄,认为只要建房子就是合法的。再加上与村委会关系匪浅,打了招呼就擅自建房,这样的房子当然没有产权证。此外,自建房通常是集体土地上的房子,很多都因为土地性质不可以办证。

那么,农村房产证申请流程是什么呢?首先,村民在建筑房屋前应先向村集体组织申请宅基地使用权,取得国土部门颁发的集体土地使用权证书。然后,向当地镇(街道)规划建设办申请房屋建设的报批手续,才能进行施工建设。房屋建成后,村民应当向规划建设办申请房屋竣工验收,取得规划验收合格证明。经过规划建设办批准建设及验收合格的房屋,村民需要办理房屋产权证的,应当向当地房管所提出申请,并提交土地使用证、报建验收证明、房屋面积测绘报告等资料。房管部门在受理农村村民要求办房产证的申请后,将会检查相关资料,并将申请登记的事项在村集体组织内进行公告。经公告无异议或有异议不成立的,将给予登记发证。

那么,哪些情况农村自建房不能拿到房产证呢?首先,超出政府批示面积的房屋是无法办理房产证的。其次,未经过审批的房屋也是属于违规的,自然就无法办理房产证。此外,非本集体成员不可以转让或购买宅基地,若是转让的,则不符合规定,自然也就不能办理房产证。还有一些村民在购买宅基地建房时,由于不重视或嫌手续不麻烦等问题,迟迟没有去办理过户手续,这类房屋因为手续不全,自然无法办理房产证。最后,偏远地区的村民一户人拥有多处宅基地或多处住宅,这是违反我国一户一宅基地政策的,所以只有一处房屋能办理房产证,其他房屋自然也就无法办理房产证了。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0)
上一篇 2023年6月5日
下一篇 2023年6月5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