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交易中,买卖合同是将房屋的权利转移给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签订合同是交易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对于卖方来说也需要关注合同中的要素。二手房合同中主要包括以下八个要素:
1、买卖双方的基本资料,包括姓名、住所地址、身份信息、联系方式等。
2、出售房屋的基本概况,包括坐落位置、房产归属、是否存在抵押、是否空置、装修情况等。如有房屋维修或其他相关文件也需要移交。
3、出售房屋的面积。
4、房屋的土地使用权性质等信息。根据相关规定,土地使用类型只有土地划拨和土地出让两种形式。买卖二手房,划拨土地需要缴纳土地出让金,出让性质的土地则不需要。
5、房屋成交价。与新房以报单价乘以平米数的计算方法不同,二手房常见的成交价往往直接约定每套房屋的价格。如需按单价计算,买卖双方需进行约定。
6、房款的支付方式、时间。在合同中需要清晰说明交款时间、条件以及办理各类手续的过程。除房价之外的税费及其他费用需要明确双方如何分担。
7、违约责任。需说明哪些属于违约情况,双方如何承担违约责任,违约方需支付的违约金等。
8、解决争议的方法。一般主要是规定采取仲裁还是诉讼方式来解决争议。
在各个城市进行二手房交易一般需要按照当地住建委(或其他主管部门)规定的制式合同填写,但买卖双方需根据各自情况,在补充协议中将上述内容详细说明,以免产生后续纠纷。在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买卖合同就已经成立。
二手房买卖合同明确了买卖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二者都有法律约束力。在交易过程中一旦产生纠纷,合同就成为了重要的法律判决依据,因此双方必须加以重视。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