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屋买卖合同是指一方将房屋的权利转移给另一方,并支付价款的合同。出售方为出卖人或卖方,购买方为买受人或买方。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是二手房交易的重要环节。私下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涉及到了房屋买卖合同有关效力的认定问题。
那么,私下签订的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呢?一般来说,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需要满足三个条件:签订合同的行为人应该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合同内容为双方真实意图的表达;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只要所签订的二手房买卖合同满足了这三项条件,无论是否私下签署,都在当事人之间产生了不可撤销的特定权利和义务关系。任何一方不得随意反悔,若不履行便会产生法律的后果或按违约制裁或按继续强制履行处理。但需要注意的是,没有房权证的房屋法律规定不准上市,因此单靠签订买卖合同、公证等都不受法律保护。
那么,私下签订合同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如果二手房买卖双方私下签订合同,由于缺乏足够的证据或者见证人证明合同的内容,较容易发生纠纷。因此建议交易双方在签订过程中尽量找有见证人的场所且对各类证据进行保存。在对二手房合同进行检查时,主要需要注意双方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所售房屋的位置、面积、楼所等详细信息;房屋的价款及支付方式、支付时间(协议中注明哪些设施算在房价内,哪些需另外计费);税费的支付方及支付时间、支付方法;进行交易的关键时间点,如办理过户时间、房屋交接时间等;违约责任的认定以及违约金的多少;解决争议的方法。
对于二手房交易来说,要注意口头承诺不能作为证据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要将一切约定细节以书面方式进行落实,如除了上述内容之外,还有其他需要做出的特殊约定或说明,可通过补充协议的方式进行备注。除了对买卖合同条款注意把关外,交易双方还要注意在签订合同之后及时进行过户登记,切莫忽略办理过户登记手续,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