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肠外营养是指在不能通过口腔或胃肠道进食的情况下,通过血管或淋巴系统将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内部的一种营养方式。它应用广泛,是许多病人的救命稻草。但是,肠外营养并非没有风险,过度或错误的使用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本文将为您梳理关于肠外营养错误的是,以及如何纠正这些错误。
错误一:未充分考虑口服摄入情况导致不必要的肠外营养
在某些情况下,口服摄入的食物仍然是最好的选择。一些病人可以适度摄入食物,不需要过分依赖肠外营养。因此,在给病人进行肠外营养治疗之前,应该充分考虑他们的口服摄入情况,判断是否需要使用肠外营养。
错误二:未考虑肠外营养和口服摄入之间的配合问题
口服摄入和肠外营养并非竞争关系,而是两者的配合使用。即便是在进行肠外营养治疗的情况下,口服摄入也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口服摄入能够帮助刺激肠道,提高肠道的吸收能力,有利于恢复肠功能。同时,在具体操作中,要注意口服摄入与肠外营养的配合问题,以免造成营养过剩或者营养不足。
错误三:肠外营养成分配置不合理
肠外营养的成分配置应该是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量、给药期间体重变化和粪便量等因素来确定的,不应该只依据一般的经验和惯例。而在实际操作中,则需要根据各种检测结果和患者的体征,对制剂进行调整。如果没有足够的监护,肠外营养不仅无法起到治疗效果,甚至还会引起营养代谢紊乱或者各种并发症。
错误四:肠外营养管理不规范
肠外营养的管理是必须要规范的。需要有专业的医护人员负责制剂的制备、管理及病人的监护工作。在某些情况下,还需要联合营养支持小组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和操作流程。规范的管理流程能够有效地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肠外营养治疗的成功率。
错误五:肠外营养使用时间过长
肠外营养不能够长期使用。如果使用时间过长,不仅无法治疗病情,而且还会影响肠功能的恢复。因此,在使用肠外营养的过程中,应该要加强监护,及时判断治疗效果,以便及早调整治疗用药,避免导致营养不足和代谢紊乱等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
肠外营养是一种成熟的营养治疗方法,但是它必须要得到规范、有效的管理和监控。肠外营养的成功治疗要依赖于科学合理的方案制定和操作流程,同时对患者的体征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正确的管理和监护流程,能够有效地提高肠外营养治疗的成功率,并最大限度地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只有这样,肠外营养才能够真正发挥它的治疗作用,使病人尽快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