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肠外营养液从胃管滴注,是什么?怎么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肠外营养液已经成为了许多病人的重要营养来源。在某些情况下,病人可能需要通过胃管滴注肠外营养液来获得必要的营养。那么,什么是肠外营养液?如何使用?
什么是肠外营养液?
肠外营养液,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人体的其他途径,而不是肠道,提供营养的液体。通常情况下,人们获得营养都是通过摄入食物而得到的,从而提供给身体必要的营养元素。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如吸收障碍、胃肠道手术或者危重病人等特殊情况下,肠道无法正常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这时候我们就需要通过肠外途径来供给身体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
肠外营养液的组成成分通常包括: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剂以及维生素、矿物质等。通过肠外营养液的摄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供身体需要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从而维持身体正常的代谢功能。
肠外营养液从胃管滴注,如何操作?
在临床上,为了给病人提供足够的营养,我们通常会采用「肠外胃肠管」的方式,将营养液从胃管滴注入体内。
肠外胃肠管可以分为胃肠干预(enteral intervention)和非胃肠干预(non-enteral intervention)两种方式。在许多情况下,胃肠干预是更为推崇的方式。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如何进行肠外营养液从胃管滴注的操作步骤。
1. 判断肠外营养液适应症
肠外营养的适应症包括:吸收障碍、胃肠道手术后(特别是术后消化功能严重受损的情况)、慢性肠炎、感染性休克、胃肠道出血等。在确定了病人的适应症之后,才能决定是否采用肠外营养液进行治疗。
2. 准备必要的设备和药品
从胃管滴注肠外营养液需要准备胃管、滴速器、输液器或注射器、消毒液、肠外营养液、生理盐水等。
3. 确定营养液输注剂量和滴速
在确定病人适应症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代谢情况以及疾病情况等综合因素来确定肠外营养液输注量和滴速。医生需要严格按照病人的具体情况来确定输注剂量和滴速,确保病人得到足够的营养补给和不会导致代谢紊乱。
4. 胃管置管和消毒
将适当长度和宽度的胃管置入病人的胃部。然后对皮肤和管道进行消毒,确保术后安全。
5. 连接输液器或注射器
将肠外营养液采用输液器或注射器等设备连接胃管,调整滴速。
6. 监测患者情况
必须密切监测病人的情况,当发生不适时,必须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此外,还需要定期拍胸片等检查,以确保胃管的正常通畅。
以上操作只是肠外营养液从胃管滴注的大致步骤,具体流程还需咨询专业的医生和护士。
总结
肠外营养液从胃管滴注是治疗各种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是一种获得营养的有效方式。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通过胃管进行滴注,来提供身体必要的营养成分。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大家对肠外营养液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提醒大家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