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们常说吃饭为了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而吃饭。可是,仅仅为了充饥而填饱肚子是否合理呢?在现代社会,以便捷食品和油腻食物为主导的饮食方式,日益引发了健康问题。而正确的饮食方式应该是注重营养、兼顾口感,使得吃饭为了活着可以转变为活着好好吃饭。
怎样定义有营养的饮食呢?它该具备哪些特征?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了解:
一、均衡饮食
均衡饮食指的是一种食物比例平衡、营养结构合理、适当摄入所有必需营养素(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的饮食方式。何谓合理的饮食分配呢?一般来说,主食比例应在50%左右,蔬菜和水果的比例也应该占到饮食总量的30%以上。根据自己的口味、健康状况来对各类食物进行合理搭配,才能让营养与美味相得益彰。
二、选择低热量食物
虽然脂肪、油脂等高能量物质也属于必需营养素之一,但过量摄入会导致人体能量过剩,从而产生多种与肥胖有关的问题。因此,选择低热量食物是有意义的。水果、蔬菜等膳食纤维含量较高、热量较低的食品容易产生饱腹感,这也是常常被推荐的健康食品之一。
三、多吃色彩斑斓的食物
春笋、葡萄、胡萝卜、青椒……当这些食物在餐桌上排排站时,就会为餐桌增添丰富的色彩。同时,不同颜色食品中所含的抗氧化剂、原花色素等成分也各有不同的作用,它们的搭配可以为人体带来全面的健康保障。
四、减少加工食品
现代食品加工技术虽然使得食品在口感、安全性等方面有了质的变化,但它们也往往伴随着营养流失、添加剂合成、催化剂残留等问题。因此,在有能力的情况下,选择自家烹饪、靠近生产的食品,尽可能减少加工食品的摄入量,也是有助于获得健康营养的。
总之,使饮食方式更加有营养,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而控制高热量食品的摄入、营养分配的均衡化、选择新鲜、色彩斑斓的食品、减少加工食品的摄入量,也应该成为我们生活中的日常食品选择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