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脚肿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如慢性静脉血管疾病、肝脏疾病、肾脏疾病、淋巴水肿、静脉曲张、感染等。而在这些引起脚肿的原因中,营养不良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那么,脚肿缺少什么营养呢?
1. 缺乏蛋白质
身体缺乏蛋白质会导致水肿,特别是下肢肿胀和脚踝肿胀。蛋白质是人体制造血浆蛋白和肝蛋白的原材料,同时还可以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和淋巴回流的平衡。如果人体缺乏蛋白质,就会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造成水肿。
在日常饮食中,蛋白质可以通过摄入肉类、蛋类、豆类等食物来补充,建议每日摄入蛋白质30-50克。
2. 缺乏维生素B1
维生素B1是人体生长和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之一,也是神经系统的重要营养物质。如果身体缺乏维生素B1,就会导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造成下肢水肿和一些神经病变。同时,缺乏维生素B1还会影响心脏和肝脏的正常功能。
维生素B1可以通过食物来摄入,如全麦面包、牛奶、蔬菜等,建议每日摄入量是1.0-1.5毫克。
3. 缺乏维生素C
维生素C可以帮助身体吸收铁质,增强细胞的抵抗力,同时还可以防止毛细血管破裂,减轻水肿症状。如果身体缺乏维生素C,就会导致毛细血管易于破裂,从而造成水肿,特别是下肢和脚踝。
维生素C可以通过饮食来摄入,如柑橘、草莓、苹果、柠檬等食物,建议每日摄入量是100毫克。
4. 缺乏维生素E
维生素E可以帮助身体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同时还可以改善身体微循环,减轻水肿症状。如果身体缺乏维生素E,就会导致肝脏解毒功能下降,造成代谢废物堆积,加重血液循环问题,进而造成水肿。
维生素E可以通过食物摄入,如花生、芝麻、橄榄油、葵花籽油等食物,建议每日摄入量是10-30克。
总之,脚肿缺少什么营养,不同的病因对应不同的营养缺乏。以营养均衡为基础,合理饮食、注意调节好身体机能,才是缓解水肿,预防各种疾病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