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营养不良是指机体由于饮食不均衡,摄取营养不足引起的一系列代谢障碍和生理功能减退的症状。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个营养不良的病历范文,并探讨营养不良的原因、症状及预防措施。
病历
患者:李某,女性,22岁
主诉:全身乏力,头晕,食欲不振,体重减轻4公斤。
现病史:患者于1个月前开始出现全身不适,肢体乏力,尤以下肢疲软为甚,头晕、口干,心悸,食欲降低,减轻体重4公斤。最近两周稍加注意饮食,但不见明显改善。查体:T37℃,P108次/分,R20次/分,BP110/70mmHg,皮肤干燥,双下肢无水肿,双侧股四头肌无力,未见明显颈静脉怒张。实验室检查: Hb 90g/L,RBC 3.8X1012/L,WBC 3.0X109/L,PL 100X109/L,ALT 25IU/L,TP 63g/L,ALB 28g/L,GLB 35g/L,AG 28g/L,常规尿常规正常,肝、肾功能正常,胸腹部平片无明显异常。
初步诊断:营养不良,轻度贫血。
治疗及随访:安排住院治疗,给予适量高蛋白、高热量饮食,纠正贫血,加强营养监护及指导,迅速找到营养不良原因。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体重增加2公斤。
营养不良的原因
1. 膳食结构不合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营养不良病例大多出现在炊烟四起的贫穷农村,尤其是在山区、北方农村和少数民族聚居地,主要原因是蔬菜不足,粮食不够均衡,动植物蛋白质供给不足,营养结构不完整。
2. 食欲不振和减少:包括体质虚弱,食欲不振,味觉感觉及胃部周围神经及内分泌系统机能的障碍等,促使人的进食量减少,从而影响营养的摄入。
3. 营养代谢的紊乱:主要包括消化功能障碍、胃肠系统透析功能下降、营养吸收受阻或消耗过大等问题。
营养不良的症状
全身体重减轻,乏力。面色苍白,口唇干燥。消化系统:口腔溃疡,舌炎;下巴、颈部瘦弱,舌颤等。免疫系统:体内免疫功能低下,容易感染。心血管系统:发生贫血,心脏运转加强,动脉粥样硬化,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预防措施
1. 少吃多餐:每日进食频率增加,减少一次大餐,少食多餐,以提高食欲和营养摄取量。
2. 饮食合理搭配:保证膳食均衡,控制过多的高热量、高脂肪、高盐、高糖饮食,多食丰富的蔬菜、水果、瘦肉、海产品及奶制品等。
3. 加强体力活动:适当增加中低强度体力活动,可促进食欲和营养摄取。
综上,营养不良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健康问题,对人体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预防营养不良需要倡导多元化的营养知识,普及科学营养饮食知识,形成全社会共同重视、关爱身体健康的氛围,最终达到预防营养不良,并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保障国家人口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