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肠内营养应用原则

简述肠内营养应用原则

肠内营养

在临床上,肠内营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治疗手段。它通过经口或经鼻通道给予营养成分,来满足人体营养需要,促进患者康复。接下来,我们将简要介绍一下肠内营养的应用原则。

1. 适量饱满

肠内营养的给予需要考虑患者的营养需要及个体差异性。如果仅仅为了补充能量、维生素等,而将肠内营养量过量给予患者,可能会由于肠蠕动过快等原因造成消化不良、腹泻,甚至增加肠穿孔的风险。所以,给药前要综合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个体化的营养治疗,适量饱满且均衡。

2. 优化配方

在肠内营养的配方中,应考虑患者营养需要和身体情况,同时还应考虑营养素的平衡,以免出现某些营养素不足或过量。因此,当配制肠内营养方案时,应结合患者病情、合并症、并发症、肠功能等各种因素,因人而异,从主要营养素、微量元素、维他命等方面合理配制。

3. 长短期兼顾

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对肠内营养的应用时间和方案进行安排,应该是短期和长期兼顾,以免影响患者的健康。长期的肠内营养可能会导致肝功能受损、免疫力下降等,而短期给予肠内营养过早停止,可能会影响患者康复,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不断调整肠内营养的应用时间和方案。

4. 防范并发症

在肠内营养的应用中,必须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与肠内营养相关的并发症主要包括代谢性酸中毒、高碳酸血症、电解质异常、肝功能损害等。因此,对于需要接受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我们应当强化监测,加强药物治疗,防止并发症发生。

综上所述,这是我们对于肠内营养应用原则的简述。在临床治疗中,肠内营养的应用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应用时也要注意适量饱满、优化配方、长短期兼顾、防范并发症等应用原则。通过科学合理的应用,才能更好的保障患者的康复。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0)
上一篇 2023年9月7日
下一篇 2023年9月7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