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之一,它在维持生命活动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蛋白质营养不良是指人体蛋白质摄取不足或利用不良导致的一种疾病。在世界范围内,蛋白质营养不良是儿童和成人中的常见疾病之一。而这种疾病其实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一、消耗性蛋白质营养不良
消耗性蛋白质营养不良是指由于某种疾病或病理状态导致机体大量蛋白质分解而引起的蛋白质缺乏。此类营养不良常见于癌症、皮肤病、手术后、创伤后、感染性疾病等情况下。这些疾病会引起机体分解蛋白质产生大量氮负平衡,从而导致氮平衡失调、肌肉消耗、免疫功能下降等。
治疗消耗性蛋白质营养不良的关键是治疗原发疾病,同时给予充足的蛋白质摄入。一般来说,患者需要增加至少1.5倍的蛋白质摄入量,摄入足够的热能以维持氮平衡和肌肉质量。
二、维持性蛋白质营养不良
维持性蛋白质营养不良是指在机体摄入的蛋白质量符合正常需要的基础上,由于长期的蛋白质摄入不足,导致机体蛋白质储备逐渐减少而引起的蛋白质缺乏。此类营养不良通常出现在营养不良的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等人群中。
维持性蛋白质营养不良的危害性较大,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肌肉质量减少、肝功能异常、心肌异常等。为了避免维持性蛋白质营养不良的发生,我们应该注重蛋白质的摄入,并且摄入蛋白质时应该多样化,包括动物性和植物性蛋白质,以保证不同的氨基酸的摄入和利用。同时,还应该合理搭配其他营养素,以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利用。
综上所述,蛋白质营养不良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消耗性蛋白质营养不良和维持性蛋白质营养不良是两种常见的类型。为了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我们应该注重营养,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并且注意多样化,避免单一蛋白质摄入不足。同时,应该注意营养素的合理搭配,以保持机体健康。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