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购房时,常常听到套内面积、使用面积、建筑面积等词汇。对于购房者来说,特别是排名前列的购房者,套内使用面积是什么?如何计算呢?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公摊系数来计算。具体来说,套内使用面积等于房屋建筑面积减去(房屋建筑面积乘以公摊系数)。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建筑面积指的是整个房屋的面积,而实际上还需要扣除墙壁的面积。
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测量各个区域的面积大小,然后相加得出套内使用面积的总和。
套内面积和使用面积的比例没有固定的标准。一般来说,多层的比例为100:85,高层的比例则为100:75。也就是说,如果购买的房子套内面积为100平方米,实际使用面积则约为75平方米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套内面积和使用面积存在一些不同之处。首先,大小不同,套内面积比使用面积大。其次,包含不同,套内建筑面积包含使用面积、内墙面积、外墙的一半面积以及分户墙的一半面积的建筑面积,而使用面积则是能真正使用的套内面积。此外,计算公式也不同,比如建筑面积等于套内建筑面积加分摊面积,而套内面积则等于使用面积加墙体面积加阳台面积。另外,定义也不同,建筑面积是以墙外皮为边沿计算的所有建筑面积,而套内面积则指一户建筑的使用面积,不包含墙和公摊。最后,计算公摊的情况也不同,套内面积不计算公摊,而建筑面积则需要计算。
在实际购房过程中,套内面积全名为套内建筑面积,由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三部分组成。如果销售房屋是按照套内面积计算,会更加透明、直观,也更易于操作,对于开发商和业主都具有一定的有利因素。
最后,需要明确的是,使用面积是指实际使用的面积,不包括柱子和墙体等面积,也不包括烟囱、通风道、各种管道竖井等。非公用楼梯按自然层数的使用面积总和计入使用面积。住宅的使用面积包括卧室、起居室、厨房、卫生间、餐厅、过厅、过道、前室、贮藏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