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1999年颁布、2002年修订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
随着贷款买房的兴起,买房子变得不那么困难,尤其是利用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买房,比一般的商业贷款又有很多优点。公积金用得好,对买房会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提前了解使用公积金的盲区后,能避免一连串的麻烦事。
1、公积金账户余额不能做购房首付
购房者都知道可以用公积金来买房,但对提取公积金的流程不尽了解。很多人往往是等选好房子后就想当然地以为可以提取公积金去付款,但这是一个误区。实际上,买房能提公积金并不等于购房者可以在购房前提取公积金用于支付房屋首付款。公积金是先使用后才可以提取,也就是说,购房者只有在购买房子后,向有关部门提供购房相关的证明材料才可以办理公积金的提取手续。
2、配偶、子女公积金使用规则不同
按照相关规定,配偶之间的公积金可以互相使用,但子女、父母之间是不可以互相使用公积金的。尽管这项规定目前在各地有所宽松,但子女、父母想要互相使用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来偿还贷款,具体的操作细则还需向本地部门咨询。
3、公积金贷款还清后才能再次使用
对于大多数购房者来说,公积金贷款应该是优先的贷款方式。只要符合相关资格的主体在缴存一定时间后且申请贷款时账户状态为缴存,就可以使用公积金贷款。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已经使用过公积金贷款但仍未还清贷款,那么就无法再次使用公积金贷款,必须还清你名下的公积金贷款后才能再次使用。
4、公积金提取额不能超出租房额
除了买房以外,公积金还可以用来缴纳房租。不同地区的规定略有不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即公积金的提取额不能超出实际费用发生额。例如,如果你一年的房租支出是一万元,那么你一次性提取公积金的金额不能超过一万元。此外,提取公积金时需要提供租房发票,需要去街道办事处开具发票,并通过单位相关部门办理提取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