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购房者来说,最担心的是能否顺利拿到产权证。根据房产局的规定,楼盘竣工并通过验收,开发商取得初始登记证明即大房照后,购房人才能办产权证。许多人认为只要买到有《预售许可证》的商品房,就能办理产权证,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市场上销售的商品房大多数都是预售的,存在很多风险,从选择房屋到签订合同、办理手续和开发商交付房屋,甚至最后领取房产证,都需要注意风险。
当楼盘竣工后通过质量、配套、环评等验收后,开发商拿到有关部门颁发的验收合格手续后,才能到房产部门办理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证明,也就是楼盘的大房照。比如某小区居民入住四年,但一直没有拿到产权证,经查该小区一直没有通过有关部门验收,因此没有到房产局办理登记备案手续。有的开发公司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未按照相关部门的审批组织施工、建设,造成竣工验收困难,从而难以办理初始登记。这种情况下再与购房者办理转移登记也就无从谈起了。购房者需要注意,如果发现开发商擅自更改楼盘规划,与当初宣传的小区布局、户型格局、楼房总层数等不一样,后期就有可能拿不到房产证。
实际情况是买预售的商品房即期房与办房证有一个正常的时间间隔,办证的时间是由买卖双方在签订合同时约定的。根据规定,房屋竣工并获得竣工验收手续后,开发商履行初始登记后,购房人才能办理房证。开发商有义务主动办理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如果延期可以按照合同约定要求开发商赔偿。购房者需要留意这些规定,才能保障买房的利益。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