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房率是指可供住户支配的面积与每户建筑面积之比。在购买住宅时,可供选择的房屋类型有多层和高层等,而不同类型的房屋得房率也不同。在建筑设计中,得房率指套内可利用的净面积与总建筑面积之比。购买房屋时,需要考虑公摊面积的存在,这些公摊面积需要业主共同分摊,同时决定了业主所剩可使用的净面积。不同建筑类型的公摊面积不同,也导致不同类型的住宅得房率不同。
在计算得房率时,一般使用销售面积减去公摊面积除以销售面积的方法。一般情况下,多层(不带电梯)的得房率较高,一般在85%~90%以上;中高层的得房率一般在80%左右;高层的得房率由于电梯间和消防通道面积大,一般在75%-83%左右。商业性质的住宅得房率则相对较低,一般在70%左右。住宅建筑按层数可以分为低层、多层、中高层和高层等。
公摊面积一般指满足整栋楼正常使用的所有公共空间。规定公摊面积包括大堂、公共门厅、走廊、过道、公共厕所、电(楼)梯前厅、楼梯间、电梯井、电梯机房、垃圾道、管道井、消防控制室、水泵房、水箱间、冷冻机房、消防通道、变(配)电室等各类设备室,以及电梯工休息室、值班警卫室、物业、服务、管理用房和符合条件的共用墙体等。
虽然人们喜欢购买得房率高的多层房屋,但得房率过高会导致公共面积减少,影响楼梯的宽度、大堂的舒适度、电梯间的数量等,在居住时会感觉拥挤、压抑、不方便。有些楼盘为了提高得房率,甚至压缩消防通道的空间,这样会对业主造成潜在的安全隐患。因此,楼盘的得房率需要一个度。
一些高档小区的公摊面积会较大,因为他们更注重公共设施的配套和舒适度。高层住宅的公摊面积也较大,因为需要设置两部电梯和较大的走廊、过道、水箱间、消防通道、变(配)电室等面积。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