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论是高层还是多层商品房,其内部都有公摊面积。但很多购房者并不清楚具体公摊了哪些部分,以及公摊系数是什么。他们担心开发商会注水导致购房后面积不够用。因此,专家向购房者解答与商品房公摊系数有关的问题。
商品房公摊系数是一栋建筑物总公摊面积和总套内面积的比例。需要注意的是,公摊系数只适用于单栋建筑物,不同建筑物的公摊系数各不相同。
建筑面积等于套内建筑面积加上公摊面积。
套内建筑面积包括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柱)面积和阳台面积。
商品房公摊系数的计算公式为:公摊系数=公摊面积/套内建筑面积。然后,各套(单元)的套内建筑面积乘以公摊系数,就能得到购房者应合理分摊的分用建筑面积。即:每一户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公摊系数×套内建筑面积。
特别提示:
其他购房人需进行分摊的非经营性用房,应在销售(预售)合同中写明房屋名称和需分摊的总建筑面积。
售房单位在预售商品房前,应向商品房预售管理部门提交预售商品房的面积测量报告。若预售商品房设计方案变更会影响预售房屋面积,售房单位应重新提交面积测量报告。
售房单位在销售(预售)商品房时,在销售(预售)合同(含补充协议)中应明确商品房销售面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及公用建筑部位。
若建设项目部分竣工,售房单位申请对已竣工商品房销售面积进行计算,因分摊的部分公用建筑或参加分摊的其他商品房尚未竣工,需要以规划批准的建筑面积为依据。此时,售房单位应经国家房地产管理部门同意,并需书面承诺:先按预售合同的约定,用先行计算的商品房销售面积,与购房人结算房价。在建筑项目全部竣工后,与测绘部门最终实测的结果相比,面积增加的,应维持已结算的房价不变;面积减少的,售房单位应按实际售价退款。
若商品房按整层或整栋楼门销售,其销售面积包括本层或本楼门公用建筑面积的,不参与其他楼层(楼门)相同公用建筑面积的分摊。其公用建筑面积亦不被其他楼层或楼门分摊。
任何人不得侵占或改变全楼公用建筑空间(包括整层、整幢楼门销售面积中含有的公用建筑面积)原始设计的使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