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购房过程中,很多人会忽略房产证上的面积信息。然而,房产证上的面积对于物业费和开发商所宣传的得房率等问题具有重要的验证意义。因此,购房者需要清楚了解房产证上面积的计算规则和潜规则。
房屋的产权面积是指依法拥有房屋所有权的房屋建筑面积。产权部门会登记确权认定房屋的产权面积。房产证上有三个面积数据:总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和分摊建筑面积。建筑面积是指结构外围水平面积,是一个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住宅的使用面积指直接用于生产或生活的净面积之和。公用建筑面积包括楼宇的公用部分,如电梯井、管道井、垃圾道、设备间等。
总建筑面积的数据通常是由房管局属下的测绘所提供的,有时可能存在面积误差。如果想要得到准确的面积信息,购房者可以请相关专业机构进行实物测量。在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时,一般会约定实际面积与合同约定面积误差不超过±3%。如果误差超过3%,则出卖人需要承担责任,而产权则属于买受人。
房地产权证书上的房屋面积数据按建筑面积进行计算,包括公摊面积。阳台的面积通常会算作一半。公摊面积计算需要参考住宅楼公摊系数,需要测量实地公摊面积。
在房屋面积计算过程中,存在一些潜规则。首先,房屋面积测绘通常由开发商委托,购房者需要自己出钱。这种情况下,测绘公司可能会考虑开发商的利益,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公正性。其次,测绘人员可能会按照开发商的要求进行测量,例如将墙体厚度多算几公分,使得面积出现误差。最后,公摊面积的计算也可能存在问题。例如,在购买地下储藏室时,公用设施的面积也可能被算入,这一问题在房屋面积测绘时会有所呈现。
购房者需要仔细核查房产证上的面积信息,以免因面积误差导致后续物业费和取暖费等问题。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