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那些没有购买过房产的人来说,面对各种各样的楼盘时,很容易因为各种诱惑而产生误解,这时稍有不慎就会掉进开发商设置好的陷阱。因此,新手购房者应该在购买前了解开发商的惯用手段,才能够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
一、虚假宣传
开发商夸大房产广告的真实情况,往往会误导消费者,这其实是违法行为。购房者在购房时应该理性看待房地产广告,只把它作为一种参考,不要盲目相信。
同时,购房者应该亲自到现场考察,同时保留广告和楼花等宣传材料,这样在日后,如果开发商不遵守协议,这些材料可以作为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有效证据。
二、支付诚意金
在开发商获得预售许可之前,收取诚意金实际上没有任何法律依据,这是一种违法行为。购房者不应该轻易支付诚意金,即使要支付,也应该让开发商出具相关凭证。
三、霸王合同
一些经营者以单方面强制的方式约束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合同条款,会限制和侵害消费者的利益。具体表现包括:购房签约先交钱、认购定金难退回等。遇到这种合同,消费者不应该轻易签字。
四、样板房欺诈
一些开发商会通过样板房欺骗消费者,但是,实际情况与样板房中的质量和结构不符,装修中还会利用视觉误差等手段进行欺骗。因此,购房者应该仔细阅读购房合同中的内容,必要时把样板房的情况全部载入合同中,这样才有保证。
五、虚假配套
开发商承诺未来的生活配套设施十分完善,但实际情况中往往是无法兑现的。购房者应该冷静分析配套设施的可能性和合理性,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六、偷换物管
开发商强迫业主接受其指定的物业管理公司服务,这样会损害到业主的权益。或者,他们在一段时间后偷偷更换物业管理公司,以次充好。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购房者应该在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时,对于服务期限超过一年的指定物业管理公司,应提出反对意见,这属于不合理的违反购房者意愿的附加条件。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