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购房的三种常见形式是板楼、塔楼和板塔结合。一般来说,居住体验从优到劣的排序是板楼、板塔结合、塔楼;均价从低到高的排序是塔楼、板塔结合和板楼。那么,这三种类型有什么不同?我们又该如何选择呢?
板楼
板楼由多个住宅单元组成,每个单元都设有楼梯或电梯。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楼梯和电梯。常用标签是南北通透和一梯两户。下图是一个典型的板楼平面图:
这栋板楼是由四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是一梯两户,两户住宅分别在电梯的东西两侧。这种户型的卖点是南北通透,公摊低,居住体验佳。但是要注意进深不可太大,一般不要超过14米。否则,住宅的中间地带容易形成灰色空间(如图中蓝色区域)。进深为11.4米(不计算阳台)的户型是较为理想的数值,但客厅、餐厅和厨房是开放式一体化布局,如果油烟控制不好,容易影响居住环境。
塔楼
塔楼是以共用电梯和楼梯为中心,每层有多套住房的高层建筑。常用标签是公摊大,不能完全做到南北通透。下图是一个典型的塔楼平面图:
这个塔楼户型图是T字型布局,优点是部分户型能够做到南北通透,如图中的③和④,但部分户型只能做到全南户型,如图中的①和②。这种方案已经算是较为科学的设计。另外,还有蝶式塔楼,如下图:
蝶式塔楼的优点是能在除正南户型外,让其他朝向的户型得到一定量的采光,比方形塔楼更优。不过,这种户型可能出现异形户型,如不方正、缺角、斜边等情况。
板塔结合
板塔结合一般是两端是塔楼户型,中间是板楼户型,大户型是板楼,小户型是塔楼。常用标签是经济适用、容积率大,居住密度大,南北通透。下图是一个典型的板塔结合平面图:
两端的户型是塔式设计,做不到南北通透,中间户型是板式设计,能做到南北通透。需要注意的是,紧邻两端的板楼户型由于角度问题,可能采光效果会打折扣。另外,如果梯户比例是2:6,则出行与塔楼差别不大。公摊率则在塔楼和板楼之间。
三种建筑形态的选择,要考虑到自身需求。客观来说,板楼居住体验最佳,但价格较高;塔楼相对便宜,但居住效果略差;板塔结合是两者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