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房产中,建筑面积、套内面积和实用面积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但是公摊面积却很多人不了解。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下公摊面积是怎么算出来的。
一、公摊面积是什么?
公摊面积指的是住宅楼房中由所有业主共用的部分,一般在10几到20几平方之间。多层住宅公摊最少,小高层次之,高层公摊最多。高层住宅的公摊面积较多,主要在于高层住宅对通道、消防、电梯等设施的标准更高,而这些设施的标准是根据居住人数来确定的。因此,高层住宅的人数更多,通道、梯间和电梯也要更宽敞,这就造成了高层住宅公摊更多的情况。因此,如果想要减少公摊面积,多层住宅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哪些面积算在公摊面积里?
公摊面积包括电梯井、楼梯间、门厅过道走廊、共用墙体、管道井、设备间等。这些都是所有业主共用的部分。
三、哪些面积不算在公摊面积里?
仓库、车库车道、供暖锅炉房、地下室(作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除外)、售房单位自营、自用的房屋、管理用房等都不算在公摊面积里。
四、关于公摊面积的正确认识
首先,公摊面积越少并不一定越好。太少的公摊面积会导致通道、楼梯和电梯比较狭窄,给居住体验带来不便。其次,一些开发商会故意减少公摊面积以提高得房率,消费者不要被得房率蒙蔽,应该关注自己的实际需求。此外,一些楼盘宣传零公摊并不可信,最终成交的房子价格里一定包括了公摊面积。最后,公摊百分比只是一个比率,公摊面积才是真正的数值。公摊面积的计算公式是:公摊面积=建筑面积-套内面积,套内面积=住房室内面积+墙体面积,得房率=(建筑面积-公摊面积)÷套内面积。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