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王即将购买新房,但置业顾问要求他先交定金。那么,什么是定金?购买房屋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在房屋买卖过程中,购房者在签订购房合同前或支付全款前,通常会向开发商支付一定金额的金钱,称为定金。一般情况下,购房者交的定金不得超过购房合同上标明的房款的20%。定金数额不小,若遇到房产纠纷,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
签订定金合同
1、未签订定金合同
有些购房者认为售楼处就在那里,开发商有名气,肯定不会食言。于是,即便收到的是口头承诺,购房者也十分信任。但当房价大幅上涨,开发商突然反悔,口头承诺也成了空话。购房者如果没有签订定金合同,很难得到维权。
2、未约定退还定金条款
定金数额巨大,如果交易未达成,定金却不予退还,购房者将损失惨重!因此,在签订协议时,购房者需要与开发商协商退还定金的条件,以免出现无谓的误会。
定金和订金的区别
3、认购书上写的是订金
定金和订金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有着本质区别。定金具有法律效力,而订金则没有。当收取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定金可以双倍返还,而订金则只能返还原金额。因此,购房者一定要仔细审核认购书的内容,看清是哪种金。
4、盲目交定金
如果购房者满意房子的各个方面,如户型、面积、价格等,那交定金没有问题。但如果还有犹豫,不能被售楼小姐的花言巧语所迷惑,不要盲目交付定金,否则要想拿回来就难了!
5、尽量缴纳少量的定金
有些购房者认为,购房时应尽量少交定金,以便更灵活地处理事务。但事实上,房价一直在上涨。如果房价再次大涨,购房者交的定金较少,即使开发商违约,赔偿双倍定金的金额也不多。因此,购房时定金数额需要根据房价走势来决定,不要认为尽量少交定金就是好事。
购房者在交定金时,需要多方面考虑。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