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分板楼、塔楼和板塔结合的不同之处。
板楼是市场上最常见的一种住宅形式。其特点是矮而长。在国家住宅工程中心的定义中,板楼指的是由多个住宅单元组合而成,每一个单元都配有自己独立的楼梯或者共用楼梯和电梯的住宅。目前在中国,板楼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常见的长走廊式,如宾馆、学生宿舍和医院等,另一种是单元式拼接,几个单元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板楼。
板楼的特点包括:外观多为南北向的建筑,建筑层数一般不会过高,多为多层或者小高层建筑,其住宅结构多为砖混结构,户内墙体多数为承重墙。户型多为长进深短面宽的形式,每个单元多为一梯两户构造,最多不超过三户。相对于塔楼和板塔结合楼,板楼的价格相对较高。
塔楼是目前市场上比较罕见的一种住宅形式,通常存在于土地稀缺的市中心地段。其特点是高而方。在国家住宅工程中心的定义中,塔楼指的是以共用楼梯和电梯为核心布置多套住房的高层住宅。塔楼以电梯、楼梯为布局核心,上到楼层之后,可以直接进入户内。
塔楼的特点包括:平面的长度和宽度大致相同,外观较为方正,建筑楼层较高,多为12-35层的高层或超高层建筑。塔楼一般为一梯四户至一梯12户不等,多为点式或是蝶形高楼。户型少能做到南北通透,一般纯北向、纯东向,或是东南向、西南向等各个朝向都有。
板塔结合是一种既满足多重需求又具有中等居住舒适度的建筑类型。其特点为两端为塔楼,中间为板楼。在国家住宅工程中心的定义中,板塔结合指的是一栋楼中有些户型具有板楼的户型特点,有些户型则具有塔楼的户型特点。一般的表现为一栋楼,两端是塔楼户型,中间是板楼户型。
板塔结合的特点包括:处于板楼和塔楼之间的一种中等形态建筑,既可以大体上满足采光、通风和保温等要求,也能适当地提高建筑密度,满足不同需求的建筑风格和价位。
板楼和塔楼各有利弊,哪种楼型更好,要看个人的选房原则。除了对地段的要求之外,购房者通常关注的是价格、环境和户型等因素,这些都决定了房价、绿化率、容积率等指标。选择住宅时,影响环境的最主要指标是绿地率,绿地率越高,环境越好,但价格也会相应提高;容积率决定了户型、面积等因素,容积率越低,居住的舒适性越好,但同样价格也会高些。因此,一般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板楼的价格会高于塔楼。现在,越来越多的开发商推出板塔结合的产品,能够满足不同建筑风格和价位需求者,也增加了均好性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