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买二手房时,需要了解的信息非常多,尤其是在转让过程中,可能存在租赁情况。如果只注意房产证,而忽略这个问题,购房者可能会发现自己买下的房子无法入住。这是因为在我国,包括大多数国家,都认可买卖不破租赁原则,即租赁合同在先的情况下,房屋买卖合同无法对抗租赁合同。那么,购买正在租赁期内的二手房应该如何处理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
1. 在租赁期间发生所有权变动的情况下,租赁合同的效力不受影响。
2. 如果出租人出售租赁房屋,应该事先在合理期限内通知承租人,并且承租人享有以同等条件优先购买的权利。
那么,购买正在出租的二手房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1. 确认房屋产权问题。只有在房屋产权清晰的情况下购买,才能避免后续出现麻烦。如果房屋还有其他共有产权人,只有在其他共有产权人同意出售并签署同意出售的证明和委托书的情况下,这套房子才能买卖。同时,共有产权人还要提供房屋产权证明予以确认。如果这些条件不满足,房屋交易将无效,购房者不仅买不到房子,还有可能损失财物。
2. 保护租赁者的权益。买卖不破租赁是大家都知道的。如果购房者在租赁期内买下房子,且没有要求租赁者搬家,那么租赁者就有权在租赁期结束之后才搬离。此外,租赁者还享有对房屋的优先购买权。在房屋转租合同合法有效的情况下,承租人和次承租人在同等条件下均享有优先购买权,次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优先于承租人,因为次承租人已经实际占有并使用房屋。因此,在购买正在出租的房屋时,需要先与租赁者沟通,并让租赁者放弃自己的优先购买权,否则即使签署买卖合同,也可能被判定为无效。
3. 查看租赁合同。购买正在出租的房屋时,查看租赁合同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根据《合同法》第229条规定,租赁物在租赁期间发生所有权变动,并不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也就是说,无论房屋所有权是否发生变动,新的房屋所有者都要继续履行原租赁合同。如果房主对购房者隐瞒租赁情况,那么购房者就会吃亏。因为只要租赁者不退租,租住很久也是可能的。
4. 确认物业等费用是否结清。如果发现有费用欠款的情况,只能根据合同约定找租客或前业主要钱。如果合同上没有相关条款,就只能自认倒霉。因此,在合同中应该明确写明费用清偿的责任,以避免因费用问题导致纠纷和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