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房认筹是指开发商为了吸引客户支付一定金额的诚意金,并采取购房优惠的措施。购房者获得认筹资格后,不仅可以优先选择房屋,还可以享受一定程度的房价优惠。但是,新房认筹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购房者需要注意以下方面来规避风险。
1. 认筹楼盘大多没有预售许可证
在楼盘建设期间,大部分开发商会开始做认筹活动,但此时他们还没有获得《预售许可证》。购房者通常需要支付上万以上的认筹诚意金。开发商会承诺无条件退还这笔钱,但政府监管部门无法监管开发商。如果出现问题,开发商很可能携款跑路,使购房者很难追回认筹金。这也是开发商变相融资的一种手段。购房者应选择信誉好且实力强的开发商以获得保障。
2. 故意控制购买量
为了制造声势,有些开发商会故意只放出一小部分不好的房屋,把其余的保留下来,然后宣称已全部售出。这制造楼盘销售很多的假象,使购房者不安,往往不理性选择。开发商随后会以更高的价格将剩余的房屋售出。
3. 随时提价
开发商在认筹期间会公布较大的认筹折扣,以吸引更多的购房者。但是,这种认筹其实就是一种障眼法,因为开发商不公开具体房价。在开盘时,开发商会根据认筹人数确定房价,如果来认筹的购房者超过开发商的预期,开发商会在开盘时提高房价。
4. 排队之谜
购房者需要注意开发商有没有炒房的问题。一些开发商会请人群专门排队,甚至是彻夜排队,制造楼盘供不应求的假象。这种做法可以使购房者以为房子不多了,不能再犹豫了,需要尽快购买。此外,有些开发商会在抽选房权时故弄玄虚,即使购房者缴纳了认筹金,仍需要以更高的价格购买房屋。这种做法是开发商为了利益而故意为之。
5. 多次认筹
一些投机取巧的人会在同一楼盘内多次认筹,以获得多个房权号,然后高价出售。有些开发商内部也会操作这样的流程来获取利益。此外,购房者也需要注意,即使认筹金退回了,但是在这段时间内房价可能会有所变动,导致购房成本增加。购房者应选择实力雄厚的开发商来规避这些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