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宅基地政策一直备受关注。宅基地是一个有争议的制度产物,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扩大,许多宅基地被征用,其中可获得的利润可观,导致宅基地纠纷的出现。因此,测量宅基地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如何测量宅基地,测量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我国农村宅基地分布广,占用面积大,布局散乱,人均宅基地面积严重超标,土地闲置浪费严重。此外,权属确认相对落后,存在大量的权属混乱、四界不清,纠纷不断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采用测量工具测量宅基地的面积,看是否超过标准。根据规定,不同地区的宅基地面积有所不同,但具体的规定都不允许超过一定的面积标准。
测量宅基地的目的在于确权登记发证。为推进土地市场建设,维护土地权益,各地积极开展土地登记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受当时条件的限制,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总体滞后,登记发证率较低,许多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没有确权登记到每一个具有所有权的农民集体,这与中央的要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不相适应。因此,明晰集体土地财产权,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任务十分紧迫繁重。在此情况下,测量宅基地、住宅等,有利于确权登记发证,避免纠纷的发生。
农村宅基地的效益已经日渐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少人已开始争夺宅基地范围,用以在土地被征用时获得更多的补偿。因此,测量宅基地能够明确宅基地的归属,避免纠纷的发生,对于农村宅基地的管理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