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一些开发商在售房时常常声称送面积,这种操作吸引了不少购房者。然而,购买房产后,这些所谓的赠送面积部分无法获得合法身份,居民们面临拆迁的窘境。如何应对这种现象?
以上海某项目为例,开发商在销售时声称:阳台全送,并声称浇上地板后可以算阳台面积的一半。然而,当业主在交房后想要补上阳台地板时,却被告知部分阳台违法。正在办理房产证的业主被暂停,居住者也无法办理居住证,正在进行的房产交易也不得不搁置。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谁应该对此负责?
难以满足刚需的情况下,多部委联合发文出台7090政策,规定凡是新建商品住房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不过,为规避这一政策,开发商以各种方式吸引购房者,通过这种手段来提高容积率,提高业主的得房率。
目前,开发商这种打擦边球的变通方式已成为行业流行做法。为此,许多城市已开始对开发商偷面积的行为进行管理。例如,在广州,符合条件的住宅、办公、商业类建筑,位于建筑物首层的建筑公共开放空间不计入容积率。
对于新建项目,应该从规划审批阶段就加强监管,一旦发现类似的行为,应责令其整改,否则不予审批。对于已经交付的房屋,如果存在赠送面积的情况,应明确责任,可以通过罚款等方式进行整改。如果开发商不遵守要求,政府部门应该冻结交易。无论影响多大,开发商应该为业主利益受损承担责任。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