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屋产权是指在国家法律规定下,房产所有者享有的权利,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该房产的权利。它是房屋所有权的总和。在我国,住宅类房屋按产权可划分为国家所有住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住宅、公民私人所有住宅和其他经济组织所有住宅。非住宅类房屋主要是全民所有制(国家房产)和集体所有制的房产。房产证上的产权来源方式包括分割、合并、购买、继承、赠与、变更、交换和析产等方式。其中,购买方式最为普遍。房屋建筑产权的归属年限包括民用住宅建筑、商用建筑和工业用建筑。一般民用住宅建筑权属年限为70年,商用房屋建筑权属年限为40年。土地出让时,住宅用地的土地使用年限为70年,但实际情况中,现在的商品房的土地使用年限很少有70年的,大部分在30-60年左右。在住宅使用年限到期后,根据《物权法》第149条的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限期间届满后,将自动续期,该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的归属,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的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