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认为只有当拥有或使用某物时才需要支付费用。那么对于电梯,一楼的居民是否有义务为从未使用的电梯支付维护费用呢?
一个例子:陈先生买了一套高层公寓,因为考虑家中有老人,所以选择了一楼。最近,他收到了物业人员的通知,称需要业主共同支付更换电梯的费用。但是陈先生认为他和家人从未使用过电梯,所以不应该支付这笔费用。
问题来了:一楼的居民是否有义务为电梯支付维护费用呢?
以下是网友的观点:
网友A:不应该支付,我从不使用,为什么要为它付费呢?
网友B:电梯费用是什么?这是什么操作?
网友C:应该支付,毕竟房子是整体的,如果不支付,一楼的居民的邻居是否需要爬上楼梯来到达他们的住所?
网友D:突然觉得我很幸运住在二楼,没有这个烦恼……
网友E:对于一楼的居民来说,他们不必为电梯支付费用,但是前提是他们永远不要从地下室乘坐电梯到一楼。
网友F:重要的是,在物业管理费中,没有电梯费这一项。
网友G:电梯公寓为什么会有一楼?买电梯公寓时就表示要使用电梯。
很明显,网友们的观点是千差万别的。那么,法律对此类案件有何规定呢?
一幢住宅按照所有权可分为专有部分和共有部分。专有部分指的是各业主独自使用的单元空间,共有部分指的是供所有产权人使用的空间、部件、设施和设备。电梯系统属于共有部分中的共用设备,共有部分的特点是:产权归所有业主所有,功能供所有业主使用,物理形态无法分割给各所有产权人。
根据我国现行物业管理相关政策规定,专有部分由业主自行负责维护和管理,共有部分由物业管理企业负责统一维护和管理,费用由所有业主分摊。当然,电梯运行和维护费用也应由所有业主分摊。
电梯是整个楼房所有业主的共同财产。各个城市的物业管理收费标准都明确规定了电梯运行和维修费用。这些费用由整幢楼房内所有业主按建筑面积合理分摊、共同承担。因此,不论是住在楼上还是楼下,不管是否使用电梯,都需要承担电梯费用。
实际上,用通俗的语言来解释就是:每幢房屋都有私人部分和公共部分,其中公共部分由所有业主共同所有和使用。电梯属于公共部分,其产权属于所有业主,因此在出现维修或更换时所花费的费用需要共同分担,无论是否使用都需要承担相关费用。
当然,在实施时,某些小区会充分考虑业主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以降低工作难度。例如,一楼不收费,而从二楼起按楼层高低比例征费,则大多数业主都表示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