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在购买房产时,面积缩水现象已经变得非常普遍。其中一个原因是购房者对于购房合同中的内容不够了解,这会导致他们在经济上受到损失。建议购房者在购房时选择品牌开发商,以避免落入缩水陷阱,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面积缩水
在购房合同中应准确约定建筑面积和套内建筑面积
张先生提前预订了一套商品房,预售合同规定建筑面积为102平方米,套内建筑面积为81平方米。合同约定,如果产权登记建筑面积与合同约定的建筑面积出现误差,比例超过3%时,购房者可以要求退房。交房后,张先生委托某房产测绘单位重新测量,结果发现总体面积与合同约定相同,但套内建筑面积比合同约定少了4%。张先生要求退房,但开发商认为没有违约。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如果房屋套内建筑面积或建筑面积与约定面积不符,双方应按照合同约定或者根据双方实际情况进行结算,比例误差在3%以内。如果超过3%,购房者可以要求退房,并要求返还已支付的购房款和利息。因此,在签订合同时,购房者应该仔细考虑合同细节,约定建筑面积和套内建筑面积等重要内容。
规划缩水
通过细化和补充条款来避免规划变更
李先生去售楼处看了一个房子,售楼小姐介绍了楼盘的宏伟规划,特别提到了一期和二期之间的景观。李先生购买一期房子时,尽管在样本合同中看到了广告宣传内容仅供参考的字样,但是在合同的附件中,有一期和二期的规划图,因此感到很放心。然而,当二期工程开始建设后,他发现规划中的景观变成了一座楼房。然后,李先生和其他业主一起将开发商告上法庭,要求恢复景观原貌,但事实已经被证实无法更改。
一些开发商会在楼书中描述后期规划,并在合同中约定免责条款或特别轻的违约责任,以获得小区规划变更所带来的额外收益,并降低违约成本。专家提醒说,购房者应该将开发商的规划作为补充条款写入合同中,并确保开发商已经获得了后期地块的开发权,而且小区规划已经经过规划部门的批准。此外,购房者还应在合同的补充条款中约定较高的违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