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对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之间的区别存在疑惑,有些人甚至认为这两者是相同的概念,然而实际上它们在主体、行为性质和转移条件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之间的区别。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费用,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将土地使用权出让给土地使用者的行为。而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则是指个人或集体首次从国家取得土地使用权后,以有偿方式在一定期间内将其土地使用权出售或出租给他人的经济行为,通常主要指城市土地的使用权转让。它的目的是保护土地所有人和使用者享有的合法权益,并对这些权利进行限制和调节。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之间的区别如下:
(一)主体不同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主体是国有土地所有者,即国家,由法律授权的县以上人民政府实施。而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的主体则是土地使用者,也就是个人或集体。
(二)行为性质不同
根据物权理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是他物权的设定,而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是他物权的转移。
(三)转移条件和程序不同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条件没有限制,只需要签订出让合同并缴纳出让金即可办理证书。而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则需要符合法定条件,进行申请、审批或补办出让手续,缴纳税费,并经过登记过户才能完成转移。
(四)交易市场不同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属于一级市场,即国家作为土地所有者垄断的市场。而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则属于二级市场,允许符合法定条件的自由转让。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