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时公摊比例多少合适?

买房时公摊比例多少合适?

对于多数购房者来说,公摊面积的概念比较模糊。那么,公摊比例应该是多少才合适呢?

公摊面积是指每套商品房应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根据法律规定进行计算。计算公摊面积的公式为:公摊面积=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面积)+公摊面积]×公摊系数(建筑总公摊面积÷建筑总建筑面积)。建筑面积是指套内建筑面积和公摊面积的总和,公摊面积则是建筑面积乘以公摊系数。公摊系数是指建筑总公摊面积与建筑总建筑面积的比率。套内建筑面积包括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和阳台面积。

需要注意的是,套内墙体面积包括户型内部的分隔墙(按照投影面积全部计算)、两户之间的分隔墙(按照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和外墙(按照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阳台面积则根据是否封闭进行计算。目前国家没有明确规定公摊比例,一般多层公摊面积约为8%至15%、小高层公摊面积约为10%至20%、高层公摊面积约为15%至30%。

需要注意的是,房屋的建筑面积和合同面积误差不得超过3%,否则需要退还或补足差价。

公摊面积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设备间、变电室、过道走廊、公共门厅过道和共用墙体。需要注意的是,公摊面积少对个人可能是好事,但对整体居住舒适度会有影响。此外,大部分户型都有赠送面积,它将算入使用面积,因此公摊面积并未减少,但却获得了高的得房率。最后,开发商通过大面积赠送填补公摊面积,但不写入产权的零公摊是骗人的。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0)
上一篇 2023年7月30日
下一篇 2023年7月30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