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购买新房或二手房时,都需要交纳定金。那么,应该交多少定金?在交定金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又有哪些情况下可以退定金呢?购房者能否退定金,关键要看是否符合认购书或合同中的规定条件。
一、什么是定金?应该交多少定金?
定金是在合同签订或履行之前支付的一定金额,用作担保的手段。只有签订了合同的定金才有法律效力。在商品房交易中,定金是指在合同订立前或支付全款前,购房者向开发商支付的一定金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九十一条规定,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实际操作中,定金的数额和比例是由开发商制定,但缴纳的比例不会超过总房款的20%。
二、交定金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1、一定要签署协议
在交纳定金时,一定要与开发商或卖家签署定金协议或购房协议书,不能只在口头上承诺。如果没有签署协议,定金就没有法律效力。
2、区分订金和定金
订金不是一个规范的法律概念,实际上它具有预付款的性质,是当事人的一种支付手段,并没有担保的性质。如果购房者没有履行合同义务,就不能要回订金。如果开发商没有履行合同义务,也不需要双倍返还订金。但这并不意味着合同违约方无需承担违约责任。
定金是一个规范的法律概念,是合同当事人为确保合同履行而自愿约定的一种担保形式。在商品房交易中,购房者在履行合同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退回。如果购房者没有履行合同,就无权要求返还定金。如果开发商没有履行合同,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在签署认购书时,需要清楚地看到书上写的是哪种金,以免自己无法维护自身权益。
3、将退定金事宜写入协议书
在购买房屋时,能否退回交纳的定金是大多数购房者关心的问题。如果无法保证之后的买房交易顺利进行,最好在签署协议书的时候,将退定金的相关条款写入协议书中。届时按照协议书中的规定解决问题,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三、什么情况下可以退定金?
1、如果是因为合同条款无法达成一致意见,购房者要求退房,开发商或卖家一般会直接将定金退还给购房者。如果开发商或卖家不退还,购房者可以向住建委投诉。
2、如果开发商在出售房屋时,五证不全,本身就属于违法行为。在这种情况下,购房者可以直接向开发商提出解约要求,要回定金。
3、如果认购书或购房合同中有对退定金的条件约定,只要符合退定金的条件,就可以按照认购书或合同要求开发商退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