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摊面积骗局揭秘?

公摊面积骗局揭秘?

1. 不应盲目追求低公摊

目前,消费者对低公摊的理解存在盲区。实际上,公摊与住房的舒适度密切相关,不能仅仅为了降低公摊而一味追求低公摊。如何降低公摊呢?主要是减少楼道和走廊的宽度,甚至将楼梯宽度缩小到只能容纳一个成年人通过。同样是建筑面积相同的楼房,板式楼房一层两户南北通透更舒适,但其公摊比例肯定比一层四户的公寓高。购房者在购房前应该查看开发商是否按规定公示项目的公摊比例,并现场查看住房公共区域是否合理设置。在签署购房合同时,也要关注公摊面积是否明确注明。

有些设计单位在开发商的要求下为了降低公摊而牺牲住宅质量。例如,为了减少公摊,设计单位减少公共用房配建规模,甚至取消配建,或让七八户业主共用同一部电梯。同时,为了提高住宅档次,开发商在住宅楼入口设置入户大堂,也会提高公摊比例。因此,我们希望开发商能够真正将公摊用于实际。

2. 零公摊的销售策略不可信

一些开发商打出零公摊的销售策略,通过赠送入户露台等方式来抵消公摊面积。然而,国家已经明文规定哪些面积应计入公摊,真正意义上的零公摊住宅是不存在的。

3. 实际公摊面积可能高于开发商提供的数据

一般来说,开发商告诉购房者的公摊面积较低,但实际交房时公摊面积可能会有所差异,有些高出百分比,有些则稍低。然而,总体来说,公摊面积常常会高于开发商提供的数据。

例如,一个130平方米的房子,开发商不会告诉购房者精确的百分比数字,而是直接告诉他们公摊面积为24%。但实际上,住宅交房时公摊面积可能会高于这个数值。

4. 开发商有意引导购房者忽略公摊面积

一般来说,开发商会在开盘当天公示住宅的公摊比例,但此信息往往位于比较隐蔽的位置。购房者往往会忽略这些公示,最终在收房时想再和开发商交涉也会徒劳无益。因为根据相关规定,公摊存在一定的误差是允许的。

最后,我们为大家提供公摊面积的计算方法,希望购房者在签订购房合同时能够具体测算,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公摊面积计算方法:

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公摊面积

公摊面积=公摊系数*套内建筑面积

公摊系数=总公共分摊面积/(套内建筑面积*总套数)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墙体面积+阳台面积

购房者在购房时还应注意:外墙隔墙线中线,套内墙体全计算;阳台是否封闭,封闭的将全算入,未封闭的则只算一半。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0)
上一篇 2023年7月30日
下一篇 2023年7月30日

相关知识推荐